近日,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,截至2012年12月底,國內網絡文學用戶數為2.33億,年增長率為15.2%。為滿足新增用戶量的需求,網絡文學在高產的同時,整體創作水平參差不齊、題材類型化嚴重等問題也日益凸顯。業內人士表示,網絡文學創作應盡早擺脫類型化的創作趨勢,只有通過內容和表現手法的不斷創新,才能真正促進行業發展。
“加強文學創作戲劇性”
網絡小說在進入到一個平靜期之后,作家也應該對文學創作回歸到一個理性的思考狀態。小說靠什么吸引人?是文學觀念、知識,還是時尚的元素?我們說傳統小說之所以好讀,就是因為其自身的戲劇性,而現在的網絡小說里面戲劇性完全消失了。如何增強戲劇性、拓展敘事資源,是目前從業者需要考慮的現實問題。
“規范體系亟待建立”
就目前網絡文學市場而言,非文學的作品占了多數,真正有文學價值的作品比較少。盡管網絡文學在產量上很可觀,但創作質量和傳統文學相比還有很大差距。網絡文學在創新的同時,也要把現階段的發展狀況進行系統的梳理,總結出一個合理的方向,給予它準確的定位和價值評判,從而使行業逐步走向規范化。
“創新不等于胡編亂造”
網絡文學創新不能憑空想象,需要注重生活積累。某些網絡作家,由于沒有足夠的生活經歷作為創作儲備,讓人感覺就是在胡編亂造。再加上寫作速度非常快,有的人一天可以寫上萬甚至更多的字數。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,難免成為垃圾。這也恰恰正是網絡文學文學性不強、生命力短的根本原因。